新闻中心
您的位置:宜兴市翰韵陶紫砂文化研究院 / 新闻中心 / 正文

河南名家赴丁蜀参第八届养壶大赛

3.jpg

1125日,河南省第八届养壶大赛将在郑州举办参赛壶的首发式,。据记者打探,本届大赛6款参赛壶的制作已接近尾声百只好壶盛装待发,只等与有缘的壶友千里迢迢来相会。

一枝梅花,无限禅意,画好的紫砂壶,更具文人气息

本届养壶大赛中,宜兴翰韵陶紫砂文化研究院院长陈卫琴设计、全手工制作的陈氏水扁壶,引起多壶友的高度关注,因为这款壶不仅采用了上世纪70年代珍稀黑泥作为原料,而且还有名家刻绘参与其中,两个过硬收藏元素的储备,让本款壶的含金量飙升,受到关注也就不足为怪了。那么,陈氏水扁准备好了吗?

一见钟情水扁壶

4.jpg

上周四,河南省美协副主席、国内著名禅意人物画家李学峰老师受河南省第八届养壶大赛组委会邀请,亲赴宜兴为本届养壶大赛画壶。李学峰老师具有深厚的中国传统文化造诣,多年来从事水墨人物画创作,尤擅画佛道、罗汉造像,古代高士、先贤。行内人称其作品清正雅和,意趣高古。笔法遒劲圆润,自然洒脱,刚柔并济,流露出文思悠悠、玄机渺渺之禅意。此番,在紫砂壶上进行创作,可谓是一种新的创作体验。

陈卫琴与李学峰一起探讨紫砂与绘画融合的艺术

在宜兴翰韵陶紫砂文化研究院,十只端庄大气的陈氏水扁已经制作完毕,静静地排列成阵,还未入窑的泥身散发着温润的清灰色柔光,让李学峰老师一见钟情。就这款壶型的创意、内涵以及传承几百年的宜兴紫砂文化,李学峰、陈卫琴两位老师进行了深入的探讨。李学峰老师对陈氏水扁的创意设计给出了很高的评价,他说,这款壶既有传统的根基,又有个性的创意,是一款十分有气度格局的壶型,大气中不失文气,壶嘴向上挺拔,卧形的壶身极具饱满感和空间感,仿佛空灵湖面上的一叶扁舟,充满了灵动的气韵和意趣,没有一定的视野、文化修为和功力,定不能达到这种设计的审美和造型的完美。

弧度就是难度

2.jpg

在两天的时间里,李学峰老师反复斟酌、构图,充满清逸之气的一个个人物画面跃然壶身——或是笑对一枝梅花的无上菩提,或者横琴坐月的高士,或是皓月禅心的先贤……简洁的画面,寥寥的数笔,却让小小的紫砂壶立刻溢满了灵动的高古意趣,给观者留下无限想象的禅意空间,当真是玄机渺渺,文思悠悠!画家的修为和笔下功力顿现。

李学峰静心在紫砂壶泥胎上挥毫创作

李学峰老师笑言:这款壶型有难度,是个挑战!记者询问难在哪里,李学峰老师破解谜题:这款壶的造型为缓形平面,转折点在壶中心,这个弧度就是难度,作画时需要把握透视的因素,以便达到从不同角度观赏都能产生不同的美学效果。因为紫砂壶不仅是个观赏器物,更是实用器物,当饮茶的时候,饮者观之的角度会形成一个画面,品茶赏画,增加愉悦;当闲置放在博古架等处的时候,更能欣赏到一幅完美的画面。

没有想到,本届养壶大赛组委会不仅在难度上挑战了壶友、挑战了工艺师,一不留神,还挑战了画家啊,此处窃笑!

据陈卫琴老师透露,由李学峰老师绘画的陈氏水扁将交由宜兴名家完成陶刻,入窑烧制。这款值得期待的壶究竟何等模样,第八届养壶大赛现场可一睹真容。本届养壶大赛首发式将在1125日举行,具体地点,请壶友关注下周二大河收藏的后续报道。

 1.jpg